以前的繅絲女工作環境比較艱苦
  
  麥姨在車間工作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李程
  “冬天天氣寒冷,手泡在水中簡直是一種煎熬”。這是繅絲女每天的生活,由於工作原因,手要經常浸泡在水裡。許多年輕姑娘都不願做這一行,但在南海,仍有這樣一個群體:她們年復一年剝繭、混繭、選繭、煮繭……世界瞬間萬變,時光從指尖流過之際,她們也從熱門行業的佼佼者,逐漸成為現代經濟里被遺忘的群體。
  輝煌
  誕生首家民資繅絲廠
  民族資本家陳啟沅1872年從安南(今越南)回國,1873年,在家鄉南海西樵簡村堡開辦繼昌隆繅絲廠,這是中國第一家民族資本經營的蒸汽繅絲廠,極大地帶動了機器繅絲業的發展,機器繅絲業一度成為珠三角地區的工業支柱之一,珠江三角洲也成了中國近代繅絲工業的中心。
  蠶絲業的發展也催生了最早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桑基魚塘。曾經,佛山南海西部、順德全境、鶴山北部等地十之八九都是桑基魚塘。
  “一早起身天未白,梳洗未完又聞雞,離家急腳返工去”。繅絲女每天要早早起來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午飯後又要馬上工作。
  南海絲廠廠長鄧小鑽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上世紀60年代,西樵有不少繅絲女,她們長期在煙霧瀰漫中工作。鄧廠長進一步解釋,之所以煙霧繚繞,是因為蠶絲不熱不熟是剝不了絲的。因此,要用蒸汽高溫煮。女工們頭頂蒸汽管,如坐蒸籠,暑天時暈倒的,一扣便是半天人工。
  求變
  發展繅絲特色旅游業
  “以前招繅絲女要求可嚴啦!”鄧廠長告訴記者,錢眼不大,眼力差點都穿不過去。此外,由於雙手並用,沒有多餘的手剪絲,全靠牙齒咬斷,因此繅絲女要求眼明牙齊。
  隨著機器化時代的來臨,繅絲女已經沒有以前那麼辛苦。譬如有煮繭機,加熱全密封,並有通風口排出室外,而且南海絲廠把混繭、剝繭、選繭、煮繭、抽絲、真空浸絲、復搖、整理—包裝等工序分為四大車間,繅絲女無須從頭做到尾。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片的工廠在桑基魚塘上矗立起來。村莊將大量魚塘填平,設立工業區,大量工廠進駐,村民靠租賃土地分紅生活。“蠶對生活環境要求很高”,鄧廠長告訴記者,機器繅絲業在珠三角新農村發展迅速的同時,其為環境帶來的嚴重污染,致使這片土地慢慢地不適合種桑樹和養蠶了。昔日的桑基魚塘,養蠶繅絲,隨著歷史年輪的轉動,成為當地人的記憶。曾經遍地開花的繅絲廠也紛紛倒閉或者轉產,繅絲廠這種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工業逐漸衰落,如今只剩下南海絲廠一家仍在艱難維持著。
  鄧廠長表示,他們早已嘗試向文化傳承方面轉型。2001年,南海絲廠在保證日常工業生產的同時,向旅游觀光、科普教育延伸,推出了繅絲工藝特色旅游項目,以多種形式去展示近代繅絲業的發展變化歷程和繅絲的整個製作流程。
  隱憂
  吃香工作如今成“雞肋”
  “做成世絲姑”是鄧廠長的口頭禪。的確,這一代人乾一份工作,就是一輩子。
  1981年,麥姨被分配到南海絲廠。沒想到這一干,就當了33年零兩個月的繅絲女,這個月退休。一根根細若銀毫的蠶絲在她手裡仿佛有了靈性:捻添、打鞘、接結……每個環節僅花2秒鐘就完成了!看得旁人眼花繚亂,她卻信手拈來。不過,當年吃香的工作,時至今日卻成了“雞肋”。“當年一批來工廠有三四十人,如今只剩五六個人”,麥姨話語間不勝唏噓。
  目前工廠內的繅絲女一天要站足8個小時工作,中午只有半個小時吃飯時間,每月收入三四千元。由於工作原因,手要經常浸泡在水裡,久而久之會蛻皮發癢,而且手部還會有股味道,內行人一聞就知道是繅絲女。“冬天天氣寒冷,手泡在水中簡直是一種煎熬”。佛山本地年輕女孩子都不願意做繅絲女,能招到的多數是廣西人或四川人,但一般都做得不長。據瞭解,要成為繅絲女起碼要學藝3年,“只要肯來學習,每天發50元,即便如此也沒有人來。”鄧廠長對此直嘆息。編輯:黃瑩  (原標題:南海繅絲如今成“雞肋” 僅存一家繅絲廠和數十名女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q46kqjw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